¶变化
去年的今天,写了这篇文章,到现在整整一年过去了。
时间过得太快了。
现在和当时有啥变化呢?
首先是学习没啥压力了,没了保研的压力,加上导师很佛,又赶上生病,除了毕设没别的课业压力。
然后是体重,从去年那时候的74,成功来到了68,然后又无可奈何的回到了73。
磕磕绊绊谈了一个月的恋爱,散了。
小心翼翼追了两个月的女孩,凉了。
再最后就是查出来一身老头病,坐不能坐,站不能站。
最重要的,可能就是得病之后的心态变化。
¶心态
如果提前知道只能活到三十岁,你会怎么过这一生?
四十岁呢?
五十岁呢?
那如果你按照30岁的剧本真正活到了三十岁,但是并没有去世,这又该怎么办呢?
还挺有意思的是不是?
甚至拿来作小说的设定也不错。
我也是第一次想这个问题,还没想出靠谱的答案。
为了避免把这篇文章写成《腰突患者经验分享》,尽量减少对病的描述,但是为了阐述生理、心理的变化,它终究也是绕不过去的。
总的来说吧,这是个终身的毛病。
疼起来可能无法弯腰,无法走路。
不疼时也不能久坐,久站。
还时不时会突然复发。
(想一想你和心爱的姑娘买好票看一场心仪已久的电影,刚放完开头突然腰痛如坐针毡不得不提前离开)
(是不是还挺绝望的)
转变在于看到一个腰突论坛的帖子。
http://www.yz-bbs.com/thread-25706-1-1.html
(还挺奇怪的,这个帖子是在我最难过绝望在手机便签里自说自话时,搜狗输入法根据我的输入弹出来的)
(直到现在我都没能复现这个输入法推荐的流程)
论坛大哥说了很多,核心就在一点。
这个病,真没啥。难在攻心。
说得太好了。
之前一直笼罩在大脑门的阴影无非就是
不能走,不能跳,无法工作,变成废人。
但是大量的腰突患者还是可以无症状的工作生活。
可依旧说不上来的颓废,茫然。
现在想想可能就是一次次复发出现了阴影。
直到这位论坛老哥点出来之后才发现,其实这病带来的更多的是心理上的障碍。
想通了其实就想开了。
感谢这位老哥,感谢硅谷老哥提出的那句:
It’s not A BUG, it’s A FEATURE !
战略上蔑视它,战术上重视它。
多注意多运动多锻炼,有啥了不起嘛。
¶回顾
去年写了几个坚持的热爱,盘点盘点。
- 跑步
从四月份到今年一月份跑了大概450公里。现在是跑不了了。
- 写字
写完了整本玄秘塔碑,二十一遍春望,十几副对联,有时心情不好会写写兰亭序,多心经,在B站发了几十个视频。现在是坐不下了。
- 网球
这个不需要刻意的坚持,来津南后就去泡网球场,加了好多大佬,有机会就去打,甚至轮空加凑巧拿了个校长杯并列季军。现在也不敢打了。
是不是看起来惨爆了?喜欢做的因为腰突全部不能干了,我一开始也可伤心可难过了,直到我看到这个知乎回答
核心思想就是:
太用力的人跑不远
这篇回答很短,感兴趣可以跳过去看一看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23819007
里面说的这几条:
之前也看过,但是只有亲身经历过,才会更深刻懂得它的意思。
甚至于。
这个道理是有研究来支撑的:
书里的解释:
在中等难度的任务中,动机水平维持中等程度是最佳的。
过高的动机水平引起焦虑等不良情绪,从而影响问题解决的能力;而过低的动机水平又不足以唤起个体。因此,实验证明,中等水平强度的动机,最有利于中等程度任务的完成。
所以对于这样的任务,适当的休息,减少任务,可能会帮助走的更远吧。
¶接下来
从这一年的经历来看,工作之前给自己制定五年计划是非常不现实的。
所以大概只有个大方向。
首先是养病,把核心练起来,前庭功能练回来。
再其次是保持好的心态,多听听音乐。
另外就是尽可能的多思考,少看会手机。
小学坐公交车上总是能天马行空的想这想那,现在就是手机一刻不能离开身边。
多思考,多记录。
剩下的时间读一读论文,做做题,毕竟病痨鬼朋友都会不喜欢,更别提公司了。
最后的最后,整一句最近很喜欢的鸡汤:
人活着本来是没有什么意义的,但只有活着才会发现那些有意义的事情,就像你发现了这朵花,就像我发现了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