¶源起
昨天看到了韩寒 五公里 18分钟的新闻,触动非常非常大,心里有一股力量蠢蠢欲动,让我不得不提笔写下下面的这些妄语。
我今天21岁了,假设我可以活到72岁,我的人生已经度过了29.1%,然而可怕的是潜意识里总是觉得我的生活还没有正式开始,现在的一切总是在为将来做准备。
什么将来?
我闭上眼睛,使劲地想,好像有些画面,但总是不那么真切。
23点,公司工位,19度空调,行军床,咖啡,显示器,机械键盘,高耸的发际线
午后,伸懒腰的大橘,吧唧嘴的德牧,不想弹钢琴的小明,和逼着小明弹琴的小明妈妈
将来好像没那么好,也没那么坏。
毕业,工作,成家,保险,房贷,车贷,and… die。
可总是少了点什么东西,
读过韩寒的文字我大概明白了,
少的是一份热爱,
和守护这份热爱的执著与勇气。
¶Find your love & Stick with it
于是我很是费了一番功夫地想了又想,然后很是悲哀地发现我并没有什么可以值得称作热爱的东西。
算了,那就从跑步开始吧。
从两公里开始,一直到五公里,从一开始的膝盖疼,脚腕疼,后背疼,心率过高,到一点点恢复体能,慢慢感觉到大口呼吸空气时伴着音乐节奏的快感,冷身之后大腿拉伸时的酸爽。
但是说到热爱?还差得远呢。
所以一是想让我自己继续坚持下去,二是想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努力,想到这个办法。
¶Find your love
如果你和我一样,没有什么热爱的东西,那不妨从小时候那些兴趣班开始,绘画,书法,跳舞,小提琴,或者更简单地,跑步,健身,瑜伽,重新捡起来,说不定你会重新爱上他们。
但人总是懒惰且容易疲倦的,所以当你决定对一个项目说不的时候,请一定保证已经至少投入了一个月的时间,和足够的精力。
¶Stick with it
或者你已经有所热爱,但近来有所荒废,那就恭喜你可以直接进入第二个阶段啦。
长时间坚持一样东西是有时会是枯燥且无趣的,平凡人很难做到故事里主人公对一件事情如痴如醉,废寝忘食且甘之若饴的,大家都告诉你要学会“延迟满足”,但谁也不能告诉你“延迟”时撑不住了怎么办。
我们需要自己的点滴努力被别人看在眼里
需要自己的辛酸历程详实地记录下来
更需要撑不住时陌生人的一个大拇指
“你已经非常非常非常棒啦~”
你有多久没被表扬过了?
当二十年后,你向小明吹牛说你爸爸我当年跑十公里40分钟都用不了时,得有截屏这小子才服气呀?
¶关于坚持
毋庸置疑,坚持 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。
尤其是最开始的时候。
这个时候,一些关于坚持的小经验,小技巧,就显得尤为重要了。
下面这些是我收集到,并亲身实验觉得非常不错的小tips。
-
计划
计划一定要提前做,而且要做的非常非常细,能否实现放一边,计划一定要有。
比如一周几次,每次多长时间,何时开始,何时结束,跑步的话路线是哪里,画画的话画什么,健身的话跟着哪个教程走。
-
准备
有了计划,就需要提前做好准备。
跑步的前一天晚上要把速干衣、头带、跑鞋准备好,并一定不能熬夜。
书法绘画则需要准备纸墨笔砚,也要找好要临的样帖。
拍vlog就得备好器材,写好脚本,甚至提前酝酿音乐、专场等等。
其实最后还想说一句,实在坚持不下去,就放弃吧,没什么好丢人的。
一样米养百样人,大家各有各的长处,也许你坚持的正是你所不擅长的,放弃它,也许还有更美好的在等待你。
¶关于焦虑
以下的观点仅代表我自己的价值观,可能过于消极,大家选择性阅读哈。
现在的社会,太会传播焦虑,从“少儿编程”,“天价兴趣班”,高三党最爱的记忆力“保健品”,再到充斥大街小巷的“游泳健身”,商家伪造“潮流”的假象,抓住你想要提高的需求,把商品加上一层“努力”的包装,连带巨大的焦虑和压力,一起贩售给老百姓。
何必呢?
我在和我的小肚子斗争了38天之后,它还是喜欢待在我的身上。
嗨,那就算了吧,没准哪天见不到它还会想呢,
于是第39天,我和我的小肚子签订了停战协议,双方决定互不干涉内政。
可是这又有些“阿Q精神法”的嫌疑,似乎并不值得学习。
所以问题的症结在于,弄清楚你想要什么
不是你父母想要你干什么,也不是你的朋友想要你干什么,更不是那些商家/社会想要你干什么。
而是 你 自 己 想要什么。
弄清这一点,那些试图强加于你的焦虑,就会不攻自破。
所以我们的第一个目标:Find your love, 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这个世界太大太复杂,所以找到一个自己舒服的活法度过一生,才是最美妙的。
(但是我预感我与小肚子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)
¶关于失败
我觉得使人生没有成为彻彻底底悲剧的唯一一点,就是我们可以定义自己的成功与失败。
尘归尘,土归土,方方的小盒,是所有人的归宿
你比我成功,我比你幸福。
所以嘛,失败是最不值得恐惧的,遗憾才是。
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和现在,让对失败的恐惧束缚住了你的手脚,才是最值得遗憾的。
坚持是一件痛苦的事情,但坚持的过程极其珍贵,哪怕结果不尽如人意,这个过程依然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财富。
At least I tried,
Very Hard.
所以和小明的对话可能还有另一个版本,
“你老爸我当年练了大半年的10公里,可就是死活进不了40分钟”
“(ˉ▽ ̄~) 切~~”
“但是在那年,也就是小肚子唯一和我分开的那一年,我碰到了你妈妈,你说巧不巧o( ̄▽ ̄)ブ”
¶how do we do it
能看到这篇文章且读到这里的,都是我最好的朋友,let’s stay that way。
我们没必要互相认识,熟悉,也就更没必要拘谨、羞涩,大家都带着小小的愿望来,自然也会尊重同伴的小小努力。
我的想法是,每个人每天做完自己的schedule之后,把成果发到群里,可能是跑步的数据记录(这大概是我以后要干的事情),可能是扇贝单词的截图,可能是乐器的一段音频,舞蹈的一段视频,绘画的一张照片。
这里我觉得重要的是,分享到群里的数据,没必要有多好,这是我们的精髓,不是才艺展示,不是技能分享,而是自己努力过程的一个小小记录,找到热爱之后,我们只关注“坚持”这一件事。
另一部分是,大家在周末说一说这周的总体情况和对下周的计划。
“这礼拜配速能达到5’40’‘了,争取下礼拜到5’35’’”
“对了,下礼拜应该不用穿外套了,直接上短袖”
¶写在最后
感谢你一路读到了这里,如果你也想加入进来那就更好啦。
其实会预感到最后的结果,几个礼拜过后,本来就没有几个人的群再也没有谁发消息,偶尔的一两个截屏也散发着尴尬的味道。
后来,群里面开始有转发微信小游戏的续命,或者拼多多砍价,携程的砍价再加一个小小的红包。
再后来,群里再没有人说话,没有谁还记得这个群的存在。
哈哈哈哈哈哈这么一说竟然莫名有些伤感,还是像上面说的,失败or成功都在我们自己定义,哪怕又多跑了一个月的步,帮一个朋友捡起了一个小爱好,在我来看,都是巨大的成功。